关于举办第七届中国国际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海海事大学校内选拔赛的通知

发布者:教务处发布时间:2021-05-27浏览次数:1731

 

各位同学:

为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“青年红色筑梦之旅”大学生回信重要精神,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,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,加快培养创新创业人才,即日启动第七届中国国际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海海事大学校内选拔赛。现将具体事项通知如下:

一、大赛主题

我敢闯、我会创

二、大赛目的与任务

以赛促教,探索人才培养新途径。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,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,引领各类学校人才培养范式深刻变革,建构素质教育发展新格局,形成新的人才培养质量观和质量标准,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、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。

以赛促学,培养创新创业生力军。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和高水平自立自强,激发学生的创造力,激励广大青年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,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,坚定执着追理想,实事求是闯新路,把激昂的青春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,努力成长为德才兼备的有为人才。

以赛促创,搭建产教融合新平台。把教育融入经济社会产业发展,推动互联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领域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用融合,促进教育链、人才链与产业链、创新链有机衔接,以创新引领创业、以创业带动就业,努力形成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新局面。

三、参赛项目要求

1.参赛项目能够将移动互联网、云计算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物联网、下一代通讯技术、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紧密结合,服务新型基础设施建设,培育新产品、新服务、新业态、新模式;发挥互联网在促进产业升级以及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中的作用,促进制造业、农业、能源、环保等产业转型升级;发挥互联网在社会服务中的作用,创新网络化服务模式,促进互联网与教育、医疗、交通、金融、消费生活等深度融合(各赛道参赛项目类型详见附件)。

2.参赛项目须真实、健康、合法,无任何不良信息,项目立意应弘扬正能量,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。参赛项目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;所涉及的发明创造、专利技术、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;抄袭盗用他人成果、提供虚假材料等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,一经发现即刻丧失参赛相关权利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。

3.参赛项目涉及他人知识产权的,报名时须提交完整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所有人书面授权许可书等;已在主管部门完成登记注册的创业项目,报名时须提交营业执照、登记证书、组织机构代码证等相关证件的扫描件、单位概况、法定代表人情况、股权结构等。参赛项目可提供当前真实财务数据、已获投资情况、带动就业情况等相关证明材料。在大赛通知发布前,已获投资1000万元及以上或在2020年及之前任意一个年度的收入达到1000万元及以上的参赛项目,请在总决赛时提供投资协议、投资款证明等佐证材料。

4.参赛项目不得含有任何违反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》及其他法律、法规的内容。须尊重中国文化,符合公序良俗。

5.参赛项目根据各赛道相应的要求,只能选择一个符合要求的赛道报名参赛。已获本大赛往届总决赛各赛道金奖和银奖的项目,不可报名参加本届大赛。

6.参赛人员(不含师生共创参赛项目成员中的教师)年龄不超过35岁(1986年3月1日之后出生)。

四、大赛赛制

大赛主要采用校赛、省赛、总决赛三级赛制(不含萌芽赛道以及国际参赛项目)。大赛共产生3200个项目入围总决赛(港澳台地区参赛名额单列),其中高教主赛道2000个(国内项目1500个、国际项目500个)、“青年红色筑梦之旅”赛道500个、职教赛道500个、萌芽赛道200个。

五、赛程安排

1.校内选拔赛初赛(6月23日前)

学生须在6月16日23:59:59前在系统成功报名并提交项目计划书(点击“报名参赛”,填写参赛信息并确认提交,完成报名参赛。报名项目和报名时间以系统显示为准),6月17日校级大赛管理员将系统报名项目反馈各学院,6月17日-23日,各学院根据本学院项目情况,进行初赛评审。

2.校内选拔赛决赛(暂定6月30日前)

学校组织专家对学院推荐项目进行校内赛决赛评审。

暂定6月30日前通过答辩形式举行决赛,决出校级奖项,并遴选出参加上海市市赛参赛项目。

3.市赛项目集训(8月)

学校邀请相关导师和专家,针对挑选出的参加上海市市赛项目进行辅导和完善,具体安排另行通知。

六、作品提交方式

1.学生参赛申报

6月16日前,项目负责人需登录大赛平台完成参赛报名并上传项目计划书,平台地址:https://cy.ncss.cn/,大赛有关通知,评审规则,参赛手册详见附件。

平台成功报名,项目申报才有效。

2.各学院资料汇总

各学院经初赛评审后的推荐项目:基本信息汇总表、项目计划书(可在报名系统导出),请于6月23日前发送至ryli@shmtu.edu.cn

七、工作要求

1请各学院宣传、动员学生团队报名,组织院内选拔,并推荐一定数量的项目参加校内决赛。根据上海市相关要求,结合学校历年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立项数,各学院的申报指标分配如下:

序号

学院

参赛项目数

推荐项目数

1

商船学院

59

7

2

交通运输学院

31

4

3

法学院

19

2

4

经济管理学院

56

7

5

物流工程学院

(基础实验实训中心)

123

15

6

信息工程学院

56

7

7

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

104

12

8

外国语学院

9

1

9

文理学院

9

1

10

马克思主义学院

12

1

11

徐悲鸿艺术学院

16

2

12

上海国际航运中心

6

1

13

物流科学与工程研究院

16

2

合计

516

62

2建议2019、2020年获批立项和2021年申报的上海市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项目继续申报本次“互联网+”大赛。

八、大赛激励

1.各学院凡申报参加中国国际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,每成功申报一项认定工作量:10。在完成参赛项目指标的基础上,每增加40个项目可以奖励1个晋级市赛推报名额。

2.校内赛设一等奖、二等奖、三等奖若干,颁发荣誉证书,获奖本科生团队可以申请进行上海海事大学创新创业实践学分认定。择优推荐参加上海市市赛。

九、校内选拔赛联系方式

教务处:  李老师    苏老师

联系电话:021-38284279  地址:行政楼247室

电子邮箱:ryli@shmtu.edu.cnweisu@shmtu.edu.cn

 

 

教务处

2021年5月27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