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学院:
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“青年红色筑梦之旅”大学生回信重要精神,全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、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,即日启动第九届中国国际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海海事大学校内选拔赛。现将具体事项通知如下:
一、大赛主题与目的
主题:我敢闯、我会创。
目的:以赛促教,以赛促学,以赛促创。
二、参赛项目要求
1.上海赛区重点组织高教主赛道、“青年红色筑梦之旅”活动(含“青年红色筑梦之旅”赛道)、产业命题赛道等。国际赛道视情况组织,具体安排另行通知。
2.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。允许跨校组建参赛团队,每个团队的成员不少于3人,不多于15人(含团队负责人),须为项目的实际核心成员。参赛团队所报参赛创业项目,须为本团队策划或经营的项目,不得借用他人项目参赛。
3.根据参赛申报人所处学习阶段,项目分为本科生组、研究生组。根据所处创业阶段,本科生组和研究生组均内设创意组、初创组、成长组,并按照新工科、新医科、新农科、新文科设置参赛项目类型。各赛道参赛项目类型详见附件。
4.参赛人员(不含产业命题赛道参赛项目成员中的教师)年龄不超过35岁(1988年3月1日及以后出生)。作为申报项目负责人,只能参加一个项目;如果作为项目成员,可以参加多个项目。
三、赛程安排
1.校内选拔赛初赛(6月20日前)
6月12日24点前:学生在系统成功报名并提交项目计划书(点击“报名参赛”,填写参赛信息并确认提交,完成报名参赛,报名项目和报名时间以系统显示为准);
6月13日:校级大赛管理员将系统报名项目反馈给各学院;
6月14日-20日:各学院进行初赛评审。
2.校内选拔赛决赛(暂定6月28日)
学校组织专家对学院推荐项目进行校内赛决赛评审。
暂定6月28日通过答辩形式举行决赛,确定校级奖项,遴选出参加上海市市赛参赛项目。
3.市赛项目集训(7月)
学校邀请相关导师和专家,针对挑选出的参加上海市市赛项目进行辅导和完善,具体安排另行通知。
四、作品提交方式
1.学生参赛申报
6月12日24点前,项目负责人需登录大赛平台完成参赛报名并上传项目计划书,平台地址:https://cy.ncss.cn/,大赛有关通知,评审规则,参赛手册详见附件。
平台成功报名,参赛项目申报才有效。
2.各学院资料汇总
各学院经初赛评审后推荐的项目基本信息汇总表、项目计划书(可在报名系统导出),请于6月20日16点前发送至dlluo@shmtu.edu.cn 。
五、工作要求
1.请各学院宣传、动员学生团队报名,组织院内选拔,并推荐一定数量的项目参加校内决赛。根据上海市相关要求,结合学校各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(以下简称“大创项目”)的立项数,各学院的申报指标分配如下:
序号 | 学院 | 参赛项目数 | 推荐项目数 |
1 | 商船学院 | 122 | 8 |
2 | 交通运输学院 | 109 | 7 |
3 | 法学院 | 35 | 2 |
4 | 经济管理学院 | 98 | 6 |
5 | 物流工程学院 | 141 | 9 |
6 | 信息工程学院 | 120 | 8 |
7 | 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 | 150 | 10 |
8 | 外国语学院 | 30 | 2 |
9 | 理学院 | 15 | 1 |
10 | 马克思主义学院 | 10 | 1 |
11 | 徐悲鸿艺术学院 | 24 | 2 |
12 | 基础实验实训中心 | 74 | 5 |
13 | 物流科学与工程研究院 | 30 | 2 |
合计 | 957 | 63 |
2. 2022年、2023年立项的大创项目原则上应报名参加本次“互联网+”大赛。
3. 建议2021年获批立项的大创项目继续申报本次“互联网+”大赛。
六、大赛激励
1.各学院凡申报参加中国国际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,每成功申报一项认定5个工作量(国际赛道为10个工作量)。
2.各学院在完成参赛项目指标的基础上,每增加10个项目可以增加1个校内决赛的推荐名额。
3.校内选拔赛设一等奖、二等奖、三等奖若干,颁发荣誉证书,获奖本科生团队可以申请上海海事大学创新创业实践学分认定。择优推荐项目参加上海市市赛。
4.参加上海海事大学“我敢闯 我会创”创新创业训练营,并获得奖项的团队,直接晋级校内赛决赛。该项目数计入学院参赛项目数,不计入推荐项目数。
七、校内选拔赛联系方式
教务处: 罗老师 陈老师
联系电话:38284279 地址:行政楼247室
电子邮箱:dlluo@shmtu.edu.cn;
附件1:教育部关于举办第九届中国国际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.pdf
附件2:第八届中国国际“互联网 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评审规则.docx
附件4:上海海事大学“我敢闯 我会创”创新创业训练营获奖名单.xlsx
教务处
2023年5月29日